您的位置:首页 > 字数分类 > 500字周记 > 正文

但是还有书籍观后感

【www.sz724.net--500字周记】

回忆起我漫长的成长经历,书籍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当我还不认识汉字的时候,就已经把家中的《红楼梦》和《西游记》等大部头书籍当做图画书看了个遍。二十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年,我已经无法理解当年的自己是如何看得那样认真和宁静,明明几乎不理解书的内容,也还是津津有味。

也许是太孤单的缘故,从小一个人长大,铅字也能做我忠实好友。

等我长到十五岁,执拗悲愤的年纪,太宰治、芥川龙之介、王小波、马尔克斯等作家的书籍开始摆上我的书架。这些有些悲观荒诞的书籍拯救了抑郁症时期的我,或者说,是拯救了那时我心中的孤独。

也就是那时起,我明白了一件事,我可以不理会外面的世界,可以用比喻,排比,顶针,用形容词,副词,名词给自己搭建一个屋檐,挡住一切黑暗。在这个小世界里,我燃烧自己的灵魂取暖。

就像这部纪录片的名字说的,“但是还有书籍”

“但是”这个词的前面,我想可以是生活里的一切苦难的总和。

第一集中介绍的文学编辑朱岳,文史编辑俞国林,西语译者范晔三位经历与心路历程,都有着孤独的成分。实体出版社和纸媒的日薄西山,文史编辑行业的“一辈子冷板凳”和译者生涯的艰难跋涉,这些场景里每一分的艰难和欣喜,都随着旁白缓慢,沉稳的叙述流进我的心里,感同身受。

朱岳的坚持,是他对于好作品,新作者的锲而不舍和积极推广。为了让读者们看到更优秀的书籍,更多好的华语文学作品,他年复一年地工作和奔波,对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语文学作家,他是爱书的知音。对于新生代的写作者,他是文学路上的引路人,是挖掘宝石的矿工,是一个父亲般的伟岸角色。

而俞国林方面,作为一位“板凳一坐一辈子冷”的文史编辑,他的严谨,他的坚持,将优秀的文史作品一个个从历史的尘封中挖掘出来。他在档案馆里查资料,好像穿过了数十年的时间,与作者完成了一次灵魂上的对话。他活在文字的星河宇宙,这是我年少时向生活的变形。我到今日二十几岁,依然一事无成,我能否找到这样值得我付出一生的工作呢?很困惑,但是也许俞国林给了我答案。

高中时期第一次读《百年孤独》,当时的译本号称是中国首个获得翻译版权的版本,我读书不看译者,却也被译者流利的语言所打动。个人看来,许多翻译工作者的作品中总是带着浓浓的翻译腔,明明是纸质文字,读书时却也有着译制片的假性幻听在耳边萦绕。《百年孤独》给了我别样的体验。在《但是还有书籍》里,我看见了熟悉的封面,当时很激动,惊讶于原来《百年孤独》译者如此年轻,也惊讶于他对于西语翻译的热情。目前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,我也会时常看一些英文的原版书,可是西语却很少有人阅读,只有这些译者对于文学的热爱而坚持着翻译事业,才让我们的眼界开阔起来。当我看到,范晔翻译一本书时,便要把他的全部作品都读一遍,来寻找冥冥中琢磨不透的作者的语言风格时,我竟然有点想哭,他对于翻译事业的认真与严谨让我敬佩。要做到他这种地步,没有一颗赤子之心,绝无可能。

但是还有书籍观后感

《但是还有书籍》的第一集让我了解了平常读书时不会关注的那一群人,荣耀和光芒是作者的。编辑和翻译,还有出版社的工作人员,他们付出着自己的时间精力,将一本本书籍带到读者面前,自己却只有一个小小的名字,安安稳稳地待在书籍封面的一个角落。数千年以来,一代又一代的他们把时间串联,将无数的典籍流传下来。是他们,让孤独者们有了自己的小小屋檐,在其中休憩。这是一份令人敬佩的工作,也期待后面的内容究竟是什么,我已经开始提前感动了。

但是还有书籍观后感500字 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观后感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sz724.net/zishufenlei/31775/